当前位置:智谱咖>健康养生>

秦统一度量衡分别指什么

智谱咖 人气:1.59W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之“商鞅量”,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从“商鞅量”中得知,商鞅规定的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1标准升

度—计量长短的用的器具;量—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包括了: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0.2公升和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标准。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国统一施行

秦统一度量衡分别指什么

?

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因地域和国情不同计量统计方式不同。

秦国统一度量衡的意义在于: 1、秦国统一度量衡后让秦国各地在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上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给当时的商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例如北朝一斤等于古二斤,但长度方面北朝一尺比古尺增二至三寸,无法度量。 2、秦国统一度量衡

秦统一度量衡分别指什么 第2张

“度”详解长度单位的名称,产生很早,上古时都是以人身体的某个部分或某种动作为命名依据的,例如寸、咫、尺、丈、寻、常、仞等都是。在这些名称中,尺是长度的基本单位。一尺的长度与一手的长相近,容易识别,所以古时就有“布手知尺”、“尺者识也”等的说法。此外,仞是量深度的实用单位,并且单独构成一个系统。仞与尺的比例关系,一向没有明确的定数,说一仞为四尺、五尺六寸、七尺、八尺的都有,一般认为是八尺。周代以前的长度单位的名称,经过《汉书·律历志》的整理,保留了寸、尺、丈三个,并在寸位以下加一“分”位,丈位以上加一“引”位,都是十进,这就是所谓五度。长度的小单位,一般都是算数学者使用的。所谓“度长短者,不失毫厘”,只是表示测量时应该具有微小数的精度的意思。《孙子算经》卷上有“蚕所吐丝为忽,十忽为一秒,十秒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的说法。这些十退位的分、厘、毫、秒、忽成为算术上专用的小数名称和长度小单位名称。到了宋代,把秒改为丝。清末时把长度小单位定到毫位为止。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其统治。有利于各地方之间的交流,方便了各地的物品相互流通 。它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贸易交流,也为国家收取赋税创造了必要条件。同时也为中华民族史前史后的发展奠定

秦统一度量衡分别指什么 第3张

“量”详解量器是封建社会计量农产品多少的主要器具,因此容量的计量产生最早,它的单位名称也最复杂。在《左传》、《周礼》、《仪礼》、《尔雅》等经典著作中都有关于容量单位的记载,其专用名称有升、斗、斛、豆、区、釜、钟以及溢、掬等。同长度一样,周代以前容量单位也是用人的身体计量,以一手所能盛的叫作溢,两手合盛的叫作掬,掬是最初的基本的容量单位。《小尔雅·广量》说“掬四谓之豆”,《左传·昭公三年》说“四升为豆”,这两种说法是相通的,就是说掬也就是升。升的本义是“登”、“进”的意思,两手所盛是基本的容量数,然后从这个数登进,按四进有豆、区、釜,按十进有斗、斛。所以升(亦即掬)是容量的基本单位。后来《汉书·律历志》对容量单位作了系统的整理,命名为龠、合、升、斗、斛五量,一合等于二龠,合以下都是十进(宋以后一斛为五斗)。升是容量的基本单位,斗和斛则为实用单位。至于《说苑·辨物》云“十龠为一合”,说法有所不同,可资参考。附带提一下石,石本来是重量单位,为一百二十斤,但自秦汉开始,石也作为容量单位,与斛相等。关于容量的小单位,《孙子算经》卷上说:“六粟为一圭,十圭为抄,十抄为撮,十撮为勺,十勺为合。”这样,六粟为一圭(一说,十粟为一圭),其余圭、抄、撮、勺以及合、升、斗、斛八个单位,都是十进。这种计算方法,自汉代以后一直都在采用。

1、统一货币 形式各样的货币也被统一成被称为“半两钱”的货币。半两钱重半两(一两为24铢,半两则为12铢约8克),是一种中央部分镂有四方孔的圆形钱币。这种圆形方孔的形态,不仅成为历代中国铸造钱币的典范,朝鲜、日本也蹈袭了这种铸币形态。 2、统一

秦统一度量衡分别指什么 第4张

“衡”详解很早以来,铢、两、斤、钧、石五者都用作重量的单位。但古时对重量单位的说法复杂不一。例如《孙子算经》卷上:“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絫(“累”的古字),十絫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说苑?辨物》:“十粟重一圭,十圭重一铢。”《说文·金部》:“锱,六铢也。”《淮南子·铨言》高诱注:“六两曰锱。”《玉篇·金部》;“镒,二十两。”《集韵·质韵》:“二十四两为镒。”等等。“黍”、“粟”、“絫”、“圭”等,都是借用粟黍和圭璧的名称,实际上早已不用。“锱”、“镒”及“锾”、“釿”等都是借用钱币的名称,也早就不用。所以各家说法有种种不同。自《汉书·律历志》把铢、两、斤、钧、石这五个单位命名为五权之后,名称就比较一致起来,直至唐代都没有改变。其进位方法颇值一提: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关于使用两以下的钱、分、厘、毫、丝、忽等小单位,南朝 梁陶弘景《名医别录》曾说:“分剂之名,古与今异,古无分之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唐苏敬注云:“六铢为一分,即二钱半也。”可见自唐代起已把本作为货币的“钱”当作重量单位,并且“积十钱为一两”,但那时分的进位还没有确定为钱的十分之一。再说分、厘、毫、丝、忽等,原是小数名称,后从长度借用为重量单位名称,自宋代开始定为钱的十退小单位。宋代权衡的改制废弃了铢、絫、黍等名称,其重量单位名称自大到小依次为石、钧、斤、两、钱、分、厘、毫、丝、忽,其进位方法已如前述。宋制衡量一直沿用至元明清,很少改易。但有一点须指出,宋元明清之医方,凡言“分”者,是分厘之“分”,而晋唐时一分则为两钱半,二者不同。度量衡的发展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传说黄帝“设五量”,“少昊同度量,调律吕”。度量衡单位最初都与人体相关:“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这时的单位尚有因人而异的弊病。《史记·五帝本纪》:“岁二月,东巡狩,至於岱宗,祡,望秩於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脩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身为度,称以出”,则表明当时已经以名人为标准进行单位的统一,出现了最早的法定单位。距今5000年前的大地湾仰韶晚期房F901中出土的一组陶质量具,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量器。大地湾这套陶质古量器,出土于房F901的主室中(前堂);主要有泥质槽状条形盘、夹细砂长柄麻花耳铲形抄、泥质单环耳箕形抄、泥质带盖四把深腹罐等。其中条形盘的容积约为264.3立方厘米;铲形抄的自然盛谷物容积约为2650.7立方厘米;箕形抄的自然盛谷物容积约为5288.4立方厘米;四把深腹罐的容积约为26082.1立方厘米。由此可以看出,除箕形抄是铲形抄的二倍外,其余三件的关系都是以十倍的递增之数。为了与古代量具名称相贴切,我们将在其相应容量的名称上冠以升、斗、斛之称谓,即可称为"条升、抄斗、四把斛"等,另外,在大地湾仰韶早期遗迹中出土的几件骨匕和铲形器上多见有等距离的圆点形钻窝刻度,并在窝内涂有红色颜料,它们应为当时测定某些东西长宽地尺度。包括前述F901内所出的一组陶质量具在内,它们都是我国最早“度、量、衡”器的实物佐证;并将我国度量衡实物史提前了二三千年。同时,这些度量衡具的发现也为研究我国古代分配制度、度量衡史以及十进制的起源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商代遗址出土有骨尺、牙尺,长度约合16厘米,与中等身材的拇指和食指伸开后的指端距离相当。尺上的分寸刻划采用十进位,它和青铜器一样,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和技术水平。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各国度量衡大小不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 ,书同文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币同形、度同尺、权同衡、行同伦、一法度。),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商代牙尺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奠定了基础。

这与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有关系。秦始皇首创中央集权制度,所有权利集中于中央。 统一货币,可以使中央直接掌控各地的经济活动,让整个国家的物资可以流动,不会出现各地各自有货币而无法展开贸易的情况。也避免了地方上出现货币铸造进而掌握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秦推行了哪些统一度量衡的措施

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秦统一的度:1引 = 10丈,1丈 = 10尺,1尺 = 10寸,1寸 = 10分 1引 = 2310厘米,1丈 = 231厘米 1尺 = 23.1厘米,1寸 = 2.31厘米 1分 = 0.231厘米

秦统一的量:1斛 = 10斗,1斗 = 10升 1斛 = 20000毫升 1斗 = 2000毫升 1升 = 200毫升

秦统一的衡:1石 = 4钧,1钧 = 30斤 1斤 = 16两,1两 = 24铢 1石 = 30360,1钧 = 7590克 1斤 = 253克 1两 = 15.8克 1铢 = 0.69克

秦朝统一的文字叫什么

秦朝统一的文字叫小篆。

古代文字经历长期的演变发展,在全国各地有很大的分歧。相传,秦统一中原后,秦始皇颁布诏书,向各地招募50匹战马,可是当地的官人并不懂秦国的文字。秦始皇很恼火,当即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于是统一文字便是重点。

随后李斯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比划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比划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

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关进云阳的监狱,在坐牢的10年时间里,他对当时字体的演变中已出现的一种变化(后世称为“隶变”),进行总结。

此举受到秦始皇的赏识,遂将他释放,还提升为御史,命其“定书”,制定出一种新字体,这便是“隶书”。

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效率。

扩展资料

汉隶

西汉初期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到新莽时期开始产生重大的变化,产生了点画的波尾的写法。到东汉时期,隶书产生了众多风格,并留下大量石刻。《张迁碑》、《曹全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汉隶在笔画上具有波、磔(zhe)之美。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指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写长横时,起笔逆 锋切入如"蚕头",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

这样,在用笔上,方、圆、藏、露诸法俱备, 笔势飞动,姿态优美。在结构上,有小篆的纵势长方,初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有雄阔严整 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 隶书对篆书的改革包括笔画和结构两个方面。隶化的方法有变圆为方。变曲为直。调正笔画断连。 省减笔画结构等等。

其中以横向取势和保留毛笔书写自然状态两面点最为重要。横向取势能左右发笔,上下运动受到制约。最终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笔法。而毛笔的柔软性以使汉字笔画产生了粗细方圆。藏 露等各种变化。还有字距宽。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隶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篆

秦国统一度量衡却很难统一语言,是为什么?各地方方言对当地人有什么特殊意义?

这个跟历史文化有关系,中国特别大,而且多民族同一,首先民族不同说话大多都不一样,中国56个民族,这就不少方言了。但是平原的地方,比如北方,虽然说话也有差异,就象天津,河北,北京,但是大家都能互相听懂,因为是平原,所以在古代,部落跟部落之间来往方便,所以北方虽然也有方言,但是大抵是统一的。

但是,南方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古代南方多山,多水,交通很不便利,部落与部落之间就算离得很近但是由于不是平原,山水相隔沟通也不方便,所以他们局部就形成了自己的方言和文化。

从这里可以看出秦始皇的功劳多大,如果他不统一文字,那么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等这些省,方言都不一样说话各自也听不懂,没有共同的文字,恐怕说他们是一个国家的领土谁都不会相信,因为语言就不一样。

秦始皇统一了什么

1、统一文字。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诸侯国的文字不统一,差不多一国使用一种文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李斯等人对文字进行整理,各全国文字统一,称为“书同文”,从秦朝开始,中国统一了文字,这项统一,一直沿用至今。

2、统一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货币不统一,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秦始皇统六国后,统一使用一种货币,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镒”(合20两);铜为下币,单位“半两”。半两钱是秦国的货币,六国统一后改为方孔圆钱,推行全国。从此,方孔圆钱这种货币一直沿用了两千余年。

3、统一度量衡。

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各诸侯国的长度单、重量单位、体积单位都不统一,商鞅变法以后,全国统一了度量衡。规定1标准尺约合今0.23米,1标准升约合今0.2公升。

统一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反。从秦朝开始,历朝度量衡都全国统一,一直沿袭至今。

4、统一六国。

战国时期,中原有七个大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秦始皇统一六国,使中国基本上实现大统。秦始皇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自称“皇帝”,因为是第一个称皇帝的人,所以叫“始皇帝”。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中国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大国奠定了基础。

5、统一车辙。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诸侯国的车辆宽度不一,车道也有宽有窄,各国的车辆往来很不方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全国车轮的距离相同,称为“车同轨”。因为全国的车轮距离相等,车辙也就得到了统一。

扩展资料:

秦始皇统一的重要性:

经济上的统一度量衡,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因为从此后相对之前诸国割据时的状态,各地区之间可以自由交易,物质生活资料可以顺畅流通,更加促进了秦朝一统之后各原有诸侯国普通民众的身份认同。

文化上的书同文,使各地人们在精神上可以自由沟通,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等等措施,使人们自由顺畅交易,而这是最贴近普通百姓生活的内容。在文化和经济上一统加快了历史潮流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后的标准字体是什么

小篆。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有感于全国文字的繁杂和书体的不一,于是提出“书同文”,文字统一,书体统一。秦始皇命令擅长书法的李斯去做这项工作。因此小篆又被称为“秦篆”。

小篆的制定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的过程。

扩展资料:

秦始皇用了十年时间完成了秦国三十五代国君梦寐以求的统一天下的大业,在建立大秦帝国之后,秦始皇的一系列作为都是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江山。统一文字的根本目的亦在于此。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的过程中,有三个人发挥了很大作用。一是丞相李斯,二是中车府令赵高,三是太史令胡毋敬。丞相总管国家基本政务,李斯不但主张用秦国文字统一天下,而且明确提出废除与秦国文字不同的六国文字,并撰写了《仓颉篇》七章,作为小篆的范本。

赵高是中车府令,此职位主要管理皇帝的车马,官阶不高,但是深得秦始皇信任。而且,在秦国官职中加有“中”字的官吏应当是可以出入宫廷的。所以,当时赵高可以自由出入宫闱。太史令是史官,也是皇帝的近臣。出于职业原因,史官对文字统一的要求也许会更加迫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书同文字 政令一统

TAGS:度量衡